【時評】想解決失業 須加快「再工業化」


  防疫難,搵食更難。勞工處一連兩日在旺角麥花臣場館舉行招聘會,有不少到場的求職者慨嘆疫下空缺少,找了數十份工作都沒有回音,「每間公司都是叫你放下履歷,然後『等運到』。」雖說本港首季GDP按年大增了7.9%,但如今已到6月,大眾依然未能從就業市場感受到經濟增長的實惠,再度凸顯本港推進產業多元化的迫切性。

  本港長期過度側重於金融、地產和服務業,導致經濟彈性和穩定性不足,發展乏力,故此就業市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幾乎一觸即潰,失業人數持續高企,不僅原有的低技術崗位在萎縮,連會計、商業服務和行政管理等專業職位也在不斷消失。政府對此似乎也是一籌莫展,只能「獨沽一味」地開設臨時職位應對,實屬杯水車薪。

  面對疫情和科技對全球經濟模式和工作形態的雙重顛覆,本港必須加速「再工業化」,重回實體經濟,由不同產業共同支撐,才能在不同領域創造高素質的就業職位,為就業人士提供上流機會。但政府自2016年提出要發展「再工業化」後,進展並不理想,製造業吸納就業人數和出口數額逐年下跌,目前佔全港生產總值和勞動人口分別跌至僅約1%和2%。

  政府提倡的「再工業化」,按生產力局的說法,是利用香港在科研、設計和知識產權保障的牢固地位,通過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在本地發展高增值產業及產業鏈。但業內不少意見批評欠缺產業政策規劃,可執行的具體措施不足。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表示,他今天會在立法會追問當局如何作出支援,以及會否就傳統工業採用智能生產線提供支援和稅務優惠等細節。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早前表示,政府應就「再工業化」設立目標,例如訂下佔整體GDP一定數目的目標。

  雖然本港製造業買少見少,僅佔GDP約1%,但在珠三角仍有21,000多家港資製造業企業,每年總營業額達9,000億港元。這些企業九成以上總部仍在香港,他們都是本港「再工業化」不容忽視的寶貴資產。目前大灣區的內地城市產業結構多元,發展強勁,香港只需要發揮自身優勢,深化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融合發展,重建本港產業鏈,帶動上、中、下游行業的發展,自然就可以破繭化蝶,再度創造出大量職位,並為青年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