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15野象進城 官發安全警示

  原本生活在雲南西雙版納原始森林裏的15頭野生亞洲象,不久前開始向北進發,5月27日現身雲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城。5月29日,象群已行至玉溪市紅塔區,遠離牠們原本生活地400多公里。一時間,「放飛自我」的亞洲象群成為城中熱話。

  玉溪峨山縣村民張英(音)說,大象來的那天,他們按照村裏廣播說的進行了疏散,那一晚上他們挺害怕,基本上整夜都沒有睡覺。第二天她到地裏查看,發現作物被大象吃了不少。

  據相關部門統計,大象北遷的40餘天時間裏,共肇事412宗,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42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680萬元人民幣,當地群眾的正常生活生產秩序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目前,當地林草等相關部門發出多條安全警示,包括勿在院子晾曬玉米、存放食鹽等亞洲象喜食的農作物和食物;禁止圍觀挑逗、戲弄亞洲象,禁止用鞭炮、禮花彈等惡意驅趕亞洲象等等,並且協助當地民眾合理躲避可能遭遇的傷害。

  或因覓食「出走」保護區

  亞洲象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經過30多年的拯救和保護,雲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93頭發展到目前的約300頭,現主要棲息在11個自然保護區中。那麼,亞洲象為何會走出保護區?

  有猜測指,象群一路北上,很可能就是因為頭象迷了路,一路帶着象群向着認為正確的方向前行。

  另一種分析稱,大象棲息地減少,致使牠們外出覓食。不過分析指出,這並不意味着是保護區受到了破壞,相反,恰恰是因為自然保護區受到了嚴格的保護。

  雲南省林草局的統計顯示,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由1983年的88.90%增至到2016年的97.02%,這導致亞洲象主要食物野芭蕉、粽葉蘆等林下植物逐步演替為不可食用的木本植物。這樣一來,亞洲象可食植物日益減少,這促使了象群走到保護區外的地方去尋找適合自己的食物。

  聰明的大象還很快掌握了人類農耕的規律,經濟作物成熟時節,牠們往返於森林和農田,主要取食農戶種植的水稻、玉米等作物,在食物匱乏時節,牠們還會取食農戶存儲的食鹽、玉米等,於是我們就經常在田間、村寨看到象群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