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局部通關

  陳文鴻 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

  香港經濟要恢復,最重要的是與內地通關。現時形勢看,全面通關並不容易,因為清零的情況反覆,能保持低發病率卻是應該可行。依此,香港與內地大可實施局部通關,對特定人群降低進境檢測的要求標準。不過,並不如一些提議,作所謂商務氣泡的政策。局部通關主要針對防疫條件較佳的人群,便是打了疫苗,也相隔一段時間,十四天或二十一天,有完全免疫能力,並且進行抗體檢測不屬陽性,便可不用隔離過關。但過關之後也要定期再進行檢測,以防萬一。這樣的標準與內地協調,入境香港,入境內地的兩地居民同等適用,沒有歧視。

  單限兩地居民是方便追蹤,也是病毒變種可能帶來的異變,需政府有能力快捷地追查任何感染病者。

  局部通關,開始時可限於深圳,即限於深圳居民,香港居民入境也只限於深圳一地,不及其他地方。深圳有近二千萬人口,港人居當地的不少,兩地來往本是十分頻密。局部通關以深圳為起始,既方便兩地居民,也可以深圳的消費力來幫助香港。但最重要的是,讓兩地經貿盡快恢復,借疫情下的兩地融合來推動港深一體化的大發展,為疫後創造新的發展機會。

  局部通關的策略是循序漸進。但若疫情急速平息,香港與內地的通關便應及時擴大,也還是由近及遠,在深圳之後是珠三角九市全體。再其後擴及廣東全境,以至福建、上海、北京。特區政府的政策,一是緊密注意疫情的進展,及時作出通關的調整。二是緊密地與內地有關當局談判、協調,安排擴大通關的措施,備有不同方案以應對變化。這方面特區政府駐粵辦可作支持,但權限不足,或許政府要派駐一名政策局副局長作臨時特派專員負責。與內地通關是香港恢復民生經濟的第一大事,不能再拖拉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