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公私營合作模式 本地體壇新契機


  四年一度的奧運會還有不到3個月就要開始。港府破天荒動用公帑,向東京奧運轉播商購入香港地區轉播權,並分配予本地5間電視台播放,讓疫下在家中悶到發慌的市民免費收看今屆奧運賽事,無疑是個令人開心的好消息,亦可能成為推動本港體育發展的新契機。運動員頑強拚搏,迎難而上,將一個個「不可能」化為「可能」,這種「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公平競爭」的奧運精神,亦是市民戰勝新冠疫魔真正所需。

  今次政府罕有出手購入奧運轉播權,將交由ViuTV、TVB、開電視、有線電視和Now TV這五間本地電視台播放,相關費用由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的體育部分撥出,不會影響其他體育發展項目的撥款。電視台方面無須分擔政府費用,播放賺取的廣告費用亦無須與政府分享。東京與香港時差僅為1 小時,市民不用「捱更抵夜」追看賽事,商家商機無限。整體而言,政府這次出手,對本港體育發展有利無害。

  不過,消息公布後,坊間有意見擔心用公帑購買賽事轉播權的先例一開,各電視台不用投入太多便能賺取可觀的廣告收益,難免會「食過翻尋味」,日後可能不願洽購大型賽事轉播權,從而迫使政府再度出手「埋單」,形成常態。這種意見雖有些道理,卻有點過慮。

  縱觀過去二三十年,自從收費電視台一擲千金,大部分時間獨攬奧運、世界盃、歐聯及英超聯等體壇盛事的播放權後,體育博彩興起,市面上的體育氣氛反而一年不如一年,眾多市民與這些體壇盛事緣慳一面,引起不少怨言。其中最惹人非議的是,壟斷了賽事轉播權的電視台,歷來甚少直播港隊賽事,令本港體育與市民大眾漸行漸遠,間接給本地體育發展人為製造障礙。

  今次政府投得東奧轉播權,並與電視台達成協議,凡有本港運動員出戰的賽事都必須播放。據民政事務局發言人表示,參與播放的電視機構必須在免費電視頻道上合共提供不少於900小時,以及在收費電視頻道上提供不少於2,000小時的奧運賽事轉播,並製作宣傳東京奧運和推動本港體育發展的節目;同時,收費電視頻道提供的東京奧運節目,也要在網上平台免費供所有市民觀看。不難看出,倘若此種公私營合作模式能夠一直沿襲下去,市民對體育的關注度將大大增加,有助本港體育重新尋回大眾的歡心,有望成為推動體育發展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