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如虎

  朱家健

  「柴又加,鹽又加……」用來形容現時香港的生活很貼切。縱然新冠疫情牽動裁員潮和經濟不景氣,很多食肆的價格仍然「企硬」:40元一個早餐,50元至80元一個普通午餐也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自行煮食,到超市和連鎖店走一圈,每樣貨品、食品平均都至少加價數元至十數元。不要小看這十元八塊,相比貨價,加幅已跑贏平均通脹,相當驚人!整家人的一頓自家晚飯已較數個月前貴數十元,一碟蒸排骨都要接近一百大元!另外,每個麵包加價一元,每瓶飲品又漲價幾毫子,一個月下來,這可不是小數目了。

  除了食材,水電煤費都有升幅,交通工具票價加價也進一步推高通脹潮。

  雖說租金稍見回落,但食材價格、工資成本都有升無減,商家把原材料升幅轉嫁消費者,貨價自然水漲船高。

  面對通脹,百物騰貴,很多打工仔和基層都感到百上加斤,上下班車資是固定開支,午膳無論是外出用膳、訂取外賣或自攜自家午飯,開支其實也已隨物價上升。因應管理費和雜費的加價,無論是自置物業或租住單位,均有管理費或租金上升的壓力。基層家庭要節衣縮食,也有人迫不得已要到食物銀行索取免費食物;又或千方百計「慳錢」,例如以早餐或下午茶取代午餐,購買特價食品,午餐只吃麵包乾糧等。疫情持續,香港經濟前景未明朗,很多家庭都勒緊褲帶,通脹卻進一步削弱了基層和中產家庭的生活質素。香港特區政府應帶頭進一步凍結政府各項費用,並考慮在下個財政年度退稅,紓解民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