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善用科技簡化措施 讓「疫苗氣泡」更有效


  「疫苗氣泡」昨日啟動,食肆按A、B、C、D類執行不同防疫要求,其他行業復業條件亦略有不同,當局隨即相應加強巡查。以「疫苗氣泡」為基礎的抗疫新路向,是採取更具針對性的防疫措施,目標是盡最大可能令商業和民生及早回復常態,避免「一刀切」暫停活動。目前所見,當局仍需要加強宣傳,善用資訊科技,加快合併「電子針卡」和「安心出行」等平台,方便各方執行,令「氣泡」發揮最大效能。

  本港疫情正逐漸受控,本地個案數字維持於低數字,當局對新個案的反應亦較過往明顯更加果斷,強檢、溯源和追蹤等措施亦收到預定效果,本港防疫能力已大有增強。此際推行「疫苗氣泡」計劃,為關閉多時的營業場所鬆綁,並讓已接種疫苗的市民能夠享受較寬鬆的社交距離限制,是應對香港目前特殊情況的適當做法。

  然而,「疫苗氣泡」在具體執行時,需顧及的行業和狀況繁多,限定條件難免有所不同,例如麻雀館的客人無須打疫苗,食肆則分為員工有沒有打疫苗、顧客使用「安心出行」抑或填紙仔,以及劃分「C區」「D區」特定範圍等等,因此在「氣泡」執行初期,不但顧客在光顧不同營業場所前要花時間熟悉要求,對執法人員也是項大考驗。食環署前線衞生督察工會主席阮佩卿昨日表示,目前前線的同事所得到的資訊,都是與市民同步,執法人員自己也有很多疑問,故亦需要時間消化資訊、研究怎樣執行,盡量縮短執法時間。

  因此,為減少執行「氣泡」時的無謂爭拗,當局一方面應加大透過各種媒體、各個渠道進行宣傳,讓市民清楚知道措施細節;另一方面,亦要善用資訊科技,提升執行效率。例如,由於在眾多不同場合都需要市民使用「安心出行」,當局應加快推出一個綜合平台,加入「安心出行」的自動發射和掃碼功能,結合電子針卡「智方便」,再加入食環署提供的疫苗接種及病毒檢測記錄的自動驗證功能,在有必要時能自動將有關加密信息,發送到相對應的具有解密、但不設存儲功能的設備。

  這樣,既能方便顧客,在出入場所時不用掏出手機掃碼,又不用擔心資料外洩;商戶也能馬上收到顧客有沒有接種疫苗,以及病毒檢測的結果等資料,知道該將顧客安排到哪個區域。不過說到底,市民若想盡量減少各項麻煩、想要徹底走出疫情的陰霾,就無可避免要和全球各地一樣,積極參與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