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內有不同聲音好正常

  方遒

  有人擔心「愛國者治港」會不會把立法會變成「一言堂」?這種擔心可以理解,但沒有必要。回顧中國幾千年的政治文化,都是廣開言路的,管治者歡迎善意的批評以及有建設性的建議。北京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漢白玉造的柱子,這就是華表 ,華表的始創者是堯帝,堯帝在通衢大道設立木造的表木,接受人民的監督、批評、建議。由漢代開始,石造的華表,在宮廷建築代表納言和納福。

  內地已故領導人多番指出:「 不懼怕批評和自我批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些中國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種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侵蝕我們同志的思想和我們黨的肌膚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我們不妨重溫一個經典:1988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選舉國家主席、副主席等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投票後回到自己在主席台上的座位,在等待投票結果時,他點燃香煙吸起來。這時坐在台下的廣東省女代表紅線女,寫了一張紙條,然後請其他代表一排一排的往主席台上傳遞,送到鄧小平手中,鄧小平笑了笑,就把香煙熄滅了 。紙條的內容是:「請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煙」。

  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鄧小平不但接受批評,而且以此啟動人民大會堂禁煙的契機,自此,會場內再沒有任何人吸煙。因此,香港立法會也不可能成為「一言堂」。最近,立法會議員多次就政府的施政表達不同意見,不少議員對財政預算案紓困力度不足提出嚴厲批評。有贊成也有反對,立法會內有不同聲音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