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十四五」 灣區科創居首


  建粵港澳聯合實驗室 吸引創新人才

  4月25日,《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規劃綱要」)正式發布,不僅對未來5年的GDP增長預期給出了正向回應,提出「GDP年均增長5%」,還把推動大灣區科技創新放在首位,提出建設中科院明珠科學園、西麗湖國際科教城,並聯合港澳建設一批高端研究機構和創新平台。「補短板」成為未來5年科技發展一大方向,晶片、集成電路、新材料等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將重點推進,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廣東路徑」。此外,規劃綱要還將推動香港在粵研發機構同等享受內地創新政策支持。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廣東省發改委副主任黃恕明對規劃綱要的內容進行了梳理,在構建高水平多層次實驗室體系方面,規劃綱要提出打造以國家實驗室為核心、以省實驗室為中堅力量,以各級重點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企業實驗室及各類專業實驗室為支撐的研究平台體系。同時,廣東將立足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基礎和需求,加快建設一批粵港澳聯合實驗室。

  要提升科研機構自主創新能力,聚集創新人才的平台少不了。黃恕明指出,下一步廣東將聯合港澳建設一批高端研究機構和創新平台,鼓勵境外科研機構、跨國公司等在廣東設立研發總部或區域研發中心,吸引國內外高水平科研機構和人才向大灣區集聚。

  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指出,廣東的大科學裝置為香港科研團隊提供了顯著的幫助。「東莞散裂中子源實驗室自2018年驗收至今,用戶在專業雜誌累計發表了60多篇科研成果文章,其中港澳及海外研究單位發表的文章有十餘篇。他還透露,目前實驗室約有八分之一的實驗均是來自港澳及海外的科學家團隊。

  推廣東「強芯」 解決「卡脖子」問題

  除了搭建平台,從體制機制上進行改革,才能做到創新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對此,規劃綱要明確以高標準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廣州創新合作區3大創新合作區,開展創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動試點,推動香港、澳門高校和科研機構深度參與廣東省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高水平實驗室體系建設等,推動實施香港、澳門在廣東設立的研發機構與內地研發機構同等享受國家和廣東省各項支持創新的政策。

  掌握核心技術,補短板,是我國企業立足國際市場的關鍵。在規劃綱要中,持續推進推進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也被擺在了重要位置。「聚焦短板領域,重點推進廣東『強芯』等行動,加快發展集成電路、新材料、工業軟件、高端裝備等產業關鍵核心技術,保障產業鏈安全。」

  另外,成體系解決「卡脖子」問題提上議程,廣東將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廣東路徑」,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綜合多學科、多主體、多層級力量,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關聯性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