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樓陷三低 政府應加快造地


  中央領導人多次關注本港房屋問題,團結香港基金昨日發表研究報告,直言香港正陷入「熟地」供應低、房屋落成低、居住質素低的「三低」死結,估計未來10年每年私樓落成量僅約1.35萬伙,至2024年平均居住面積將跌至少於480方呎,較2012年細三分一,呼籲政府立即提速推進各項造地計劃,精簡土地審批程序,其中推進「明日大嶼」計劃更有「一石二鳥」之效。

  團結香港基金指,香港正面對熟地不足局面,列舉可供私宅發展的土地,可建單位由3年前「熟地」供應高峰時的25,500伙,下跌至本年度的13,020伙水平。而落成進度亦大幅落後,報告預測未來10年私宅落成量,頭5年每年仍有1.5萬伙,但之後5年則跌至約1.2萬伙,較「長策」年均目標1.29萬伙為少。值得留意是,上述預測是按目前供地進度順利推算,如新發展區及鐵路項目進度提前一年,又或私人項目增加5%供應,後5年的年均落成量可增至1.33萬伙,否則就只得1.1萬伙落成。

  公營房屋供應方面,政府曾指已物色到可供未來10年興建31.6萬伙的所需土地,但以目前推度,基金會預測只可供應27.74萬伙。

  供應短缺下,市民不但「越住越貴」,更會「越住越細」。報告預計,新落成私宅單位平均建築面積將於2024年跌至小於600方呎(以實用率8成計算,實用面積將小於480方呎)。

  基金會建議政府加快推進主要造地計劃,包括新發展區、土地改劃、鐵路上蓋物業及市區重建等,並落實「基建先行」,尤其是道路方面的11號幹線、屯門繞道和P1公路,以及鐵路方面的北環綫、屯門南延綫及東涌綫延綫。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指,明日大嶼作為長遠土地供應計劃,可改變持份者對土地供應的預期。政府與現有土地持份者的交涉過程中,往往牽涉清拆及重置問題,拖慢推進步伐,明日大嶼可作為交涉過程中重要「催化劑」。

  另外,發展局表示,已選取10組私人地塊作檢視,評估是否適合作公營房屋發展,短期內公布,政府會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適合作公營房屋發展的的私人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