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與社會發展」的教與學

  盧民舉

  教育局接納考評局通過的改革方案,將通識科更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使之更切合學生的身份,學習目的更明確。該科關係到學生的公民質素和未來前景,決不可等閒視之。

  學習該科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增強公民意識,對國家有認同感、歸屬感。因此要先正確理解「公民」意涵,以及公民的權利和義務,認清自身權利被非法剝奪時,要通過合法程序恢復應有的權利。公民的義務十分神聖,應堅決履行,因為在履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增進愛國、愛港和愛家的情愫。

  事物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世界都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學習時,要從發展的觀點看一切事物,順應新時代潮流。這樣就能認識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祖國各方面事業的突飛猛進和輝煌成就。講授該科,要結合安排適當課時講解中國歷史、中國地理。在講述鴉片戰爭史時,要史料翔實,觀點正確。講授地理知識時,着重闡述我國資源分布,地大物博、河山錦繡。同時,也要講述本港有特色的地理和地質知識。

  學習形式要多樣化。學校應多些舉辦學習心得交流會,讓學生放飛新思維談心得,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師生亦可多些到粵港澳大灣區走訪交流。認識大灣區內迅速發展的事實,激活學生的思維,這對學生今後到大灣區就業、創業增強了信心。也可多些講授「一帶一路」的倡議,加深理解國家的政策。教師不應填鴨式講課,應着重啟發學生的思維。學生不應視「公民與社會發展」是閒科,要認真學習。切盼師生和家長重視該科,發揮好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