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街尋蛻變 舊區換新顏

  新派藝術活化社區 語音導賞重提舊事

  地區之於香港,並非簡單一個行政區域的劃分,由線到面的地理結構,產生了百種地域氣質,勾勒出的是每個地區中居民的眷戀與自豪。深水埗與長沙灣區域分割原本並不明顯,但由於商業性質更強,居住環境欠佳,甫潛入摩肩接踵的人群,便能夠頃刻意識到踏入了深水埗的地界。在年輕人的新派藝術的包裝下,深水埗舊區換新顏,發展創意旅遊,設計獨特遊覽路線及語音導賞,發掘社區故事,將人與故事連結起來 。 採、攝:胡茜

  由香港設計中心主辦,於2018年起動的3年區域深度旅遊項目「#ddHK設計#香港地」踏入最後一年,今年以「蛻變」為主題,將深水埗精心策劃成為露天「城區設計廊」。項目聯合本地導賞團體「活現香港」,精心策劃探索路線,讓遊人通過語音導賞,發掘社區內的大城小事。

  深度探索社區小店

  導賞的第一站,便從距離鴨寮街不遠處的「梁添刀廠」開始。梁添刀廠是一間有逾40年歷史的刀具店,至今已歷3代。還沒到達,便可從遠處眺望到刀形的招牌懸掛在長沙灣道的路面上。走到店門口,打開語音導賞,便可聽到關於梁添刀廠的歷史在耳畔娓娓道來。梁添刀廠雖然並非文物古蹟,但很多香港人仍慕名前來,它的刀具不僅稱霸不少酒樓的廚房,亦遠銷國外。

  接下來,可走進熙熙攘攘的街道,找到華興飾品,這家鋪陳在街邊的小攤檔,乍看之下毫不起眼,卻為囊中羞澀的設計學生提供了廉價原料。除此之外,在整個路線導賞過程中,還能經過成昌鐵車、泳發士多、阿里皮藝,它們組成了深水埗的市井氣息,這一路,既是人間的風景,也是空中的詩意。

  塑造「城市起居室」

  「#ddHK設計#香港地」今次將深水埗重新定義為「城市起居室」,透過地方營造,將區內了無生趣的公共場所,轉化成豐盛、趣味盎然、富地方色彩而又樸實無華的設計空間。「我們不單創造富有空間感的實體作品,更着眼於營造『空間感受』,活化這城市的街道生活空間,邀請遊人及本地居民去探索深水埗的歷史及文化。」客席策展人梁展邦(Michael Leung)介紹道。

  深水埗不少店舖都有貓店長駐場幫忙招待顧客,根據非正式統計,該區約有500位「貓店長」。由舊式商店至文創小店,這些毛茸茸的可愛店長們各具性格,更擁有各自的社區、粉絲和生活故事。本土藝術家兼插畫設計師Kristopher Ho以此為題,聯同以幫助弱勢社群非牟利組織「城市的盼望」(Hope of the City) 的一班青年義工合作 ,創作長逾20米的牆畫《人人和喵dd》,繪上他對貓店長的印象,畫作背景上的棉花,更呼應着深水埗的布料行業。

  年輕人創文青打卡集結地

  近年來,位於深水埗大南街及周邊的數條小街,發展起數量繁多的「文青小店」,以咖啡店、手作店及書店為主。

  從挨近午時開始,便有三三兩兩的年輕人來到裝飾簡潔的咖啡店,有的牽着狗,有的舉着相機,亦有的只是與友人閒談,便度過了一段悠哉的午後時光。許多年輕人選擇在這裏創業,最重要的緣由便是租金低廉,比起西環或銅鑼灣那種老牌「文青」勝地,大南街這片結合了港式煙火氣與新式現代做派的建築群體,便顯得更有衝突的美感。年輕人囊中羞澀,又願意接受新事物,就是這裏文青氣息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