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遇上復活節

  張欣欣

  今年的清明節和復活節可謂「有緣」,多年難得一遇,在春意融融的四月撞了個滿懷。中西二節的邂逅,給打工族帶來歡悅,可連休五日小長假,如非疫情未清零之故,大抵可作數天的遠地遊。

  疫情未發生前,「清明網上祭」少有人問津;但疫情發生後,「網上祭」則成一種時尚。儀式感有別,但緬懷心不變,這份防控杜疫的社會責任感,也是一種「大愛」。試問,誰不想應時應節,藉掃墓祭祖,一家大小,踏青登高,尋春訪幽,親親大自然?但控疫大任,人人有責,網祭代替場祭,確應提倡兼履行。

  這個中西二節都與「生死」話題相關,各有其文化精神,歷史沉澱,只是信仰和價值觀不同而已。清明是對「死」之哀思而生發感思感念,復活是對「生」之盼望而衍生喜樂。都是對生命的尊重和靈魂的追思;都是對智慧血脈代代相承的渴冀和誠敬。雖然儀式和祭祀方式曾引發過糾葛,但經利瑪竇來華傳教及後來漢學家們以系統研究漢學及拓展中華文明視野,猶將中西文化「思維和情感方式不一致」一一剖析後,彼此間也能互尊互重,互納互容,達至「和而不同」的圓融境界。

  事實上,「和而不同」的平等理念,不僅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也是對文明異質性問題的實踐智慧。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人類文明的平等交流上。惟有此,文明體系和價值理念才得予認同;才在被否定的過程中得予與現實「和解」。

  故此,不管是東學西漸或西學東漸,也不論清明思孝本源的實用性或復活的宗教超越性,要達成「和」的智慧,必先有對自身民族的文化自信及尊重,繼而從文化文明層面表徵的不同進行交流溝通,那麼,諸事皆可圓融無礙且應物無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