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葬秉承傳統文化應推廣

  隋安

  我國古代葬儀之中,樹擔當着非常重要角色。先秦時代,墳旁植樹,就有嚴格規定:「天子樹松,諸侯樹柏,大夫樹楊,士樹榆,庶民無樹」,平民百姓不可在墳旁種樹。春秋戰國,這規矩有所改變,孔子去世,其後人以及學生,在其墓園植樹,松、柏、楊、榆……什麼樹都有,歷朝皇帝以及文人前往孔墓憑弔,也都植樹表達敬意。二千多年後,孔墓成為「孔林」。1915年,我國設「植樹節」,並確立在清明節。1928年把植樹節改為3月12日。1979年,鄧小平提議並經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將每年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緬懷先烈和先人。

  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工業不斷發展,土地資源有限,可供土葬的地方越來越稀缺。火葬雖是解決的好方法,但是,火葬後,骨灰仍需地方安放;海葬是解決方法之一,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人以身作則,火葬後,骨灰灑大海。這方法雖灑脫,但「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在有些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於是,樹葬,近年逐漸流行。

  樹葬在兩岸三地,台灣得風氣之先。上世紀90年代,星雲法師成立「生死學研究所」,開啟民間對殯葬風俗禮儀的關注,在殯葬改革研討會上,星雲法師對生死作精妙闡釋,並表示他贊成火葬。台灣另一位高僧聖嚴法師身教言傳,在寺院附近的樹林為往生信眾骨灰舉行簡單而莊嚴的樹葬儀式。他圓寂後,弟子遵他遺囑,不築墓,不立碑,骨灰灑在樹林土中。

  現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廣州等大城市也設有樹葬殯儀,而且越來越為民眾接受,不少城鄉也移風易俗。假以時日,因緣際會,香港也將盛行樹葬。先人骨灰塵歸塵土歸土,化作春泥更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