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糧食浪費

  宣德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每逢大疫過後,緊接着多數會出現大小自然災害,有可能會影響到糧食農作物的生長及牲畜的繁殖,多重因素互相疊加影響,最後就容易出現糧食危機。所以人類文明史,也是同疾病瘟疫和自然災難的鬥爭史。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疫災多發期,《清史稿·災異志》有明確記載的,僅乾隆年間疫情已多達40餘次。因此,以歷史規律為鑑未雨綢繆,政府三申五令,制止國民餐飲浪費,提醒我們要珍惜糧食。如果從歷史的教訓及糧食安全的角度看待,對這項「重要指示」,就不會大驚小怪。

  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天下沒有十拿九穩的事。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加之前段時間我國的罕見水災,糧庫和糧食安全問題,從官方到民間都應關注。儘管近年我國糧食連年豐收,然而十多億人民的「糧食安全」永遠是政府的頭等大事。和平時期「糧食安全」問題不太明顯,但在天災戰禍就是大問題。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中美貿易糾紛不斷,全球糧食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因此不受制於人的「糧食安全」將受考驗。相信此乃習近平主席在「指示」中強調,對糧食安全始終要有危機意識的原因。

  「糧食安全」事關國家安全,亦是我國開啟「經濟內循環」關鍵。我國糧食自給率在80%左右,仍是全球最大糧食進口國。糧食不受制於他人,舉國就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糧食浪費的行為。大家都要明白,一米一菜一魚一肉來之不易,切勿隨便糟蹋浪費。「浪費可恥、節約為榮」,今天由我們做起,永不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