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I實是美執行制裁工具

  BCI脫胎於2005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一次圓桌會議的倡議,隨後擴展到世界多國。讓組織自詡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可持續發展非營利組織。截至2019年底的數據顯示,經過BCI認證的「良好棉花」佔全世界棉花產量的1/5。

  和QS/ISO等生產質量認證體系不同,儘管BCI強調惟有其認證通過的棉花才有資格叫良好棉花,但這個良好的標準卻不需要質量好,因其所謂的良好標準只包括:1、化肥農藥的合理使用;2、從業者的健康及權益保護,和3、生產環境生物多樣性。BCI高舉政治正確的大旗,收錢的對象從上游棉花商,中游紡織廠,到下游零售店全產業鏈一網打盡,想用環保的良好棉花標籤背書,必須留下買路錢。

  BCI從WWF脫胎而來,但WWF畢竟是個非營利機構,想要幹大事,就需要金主支持,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此時就把握機會粉墨登場。USAID自稱其為貫徹美國外交政策支援非軍事項目的獨立機構,實際則約等於FBI的先鋒,資助反對派,賄賂官員,能被USAID看上的項目,目的自然不止支持環保這麼簡單。

  在得到美國金援後,BCI的宣傳更有底氣,隨後不久,英國最大的服裝零售商瑪莎百貨,美國的Levi's牛仔褲,耐克,阿迪達斯等紛紛跟進加入BCI聯盟。由於BCI的規定,其成員在產業鏈所有環節都必須使用認證的「良好棉花」,而現在新疆棉花被BCI取消了認證,考慮到BCI聯盟內有諸多全球性消費品企業,也就是說BCI以一個NGO的身份,替美國在主要世界市場執行了美國的制裁,切斷了新疆棉花用於生產出口外貿服裝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