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滬上蔦屋邂逅弗蘭克

  提案精選好書 閱讀亦有溫度

  在網購大行其道的今天,實體書店面臨困境。近年來,數間顏值、口碑兼備的實體書店在上海相繼開張,其中蔦屋書店備受文藝老中青年的追捧。可見,若致力於成為「文藝策源地」,令漫無目的的讀者能從「提案」中吸取靈感;若書籍不僅用作出售,更可拿來鑒賞、珍藏;若店家能似《查令十字街84號》中的男主弗蘭克,提供專業、溫暖的個性化服務,實體書店就仍有不可取代的獨到之處。 文、攝:章蘿蘭 上海報道

  蔦屋書店的歷史無須贅言。1983年,蔦屋書店母公司CCC(Culture Convenience Club)創始人增田宗昭在家鄉大阪枚方,開設了一家集音像製品租賃和圖書銷售於一身的蔦屋(TSUTAYA)。逾30年後,CCC在全球經營約千家門店,由空間設計師池貝知子、英國設計團隊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與日本平面設計師原研哉三方合作打造的「代官山蔦屋書店」,還被選為「全世界最美的二十家書店」之一。

  建築獨特最新亦最老

  上海新店坐落於上生·新所園區內97歲「高齡」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上下兩層面積達2,000平方米。店長祁祺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相較於其他城市的蔦屋書店,上海新店有兩大特色。

  首先是建築與設計本身,在全世界所有蔦屋書店中,上生·新所店最新,亦是最老。最新開張的書店,選址一座建於1924年的古老建築,在設計細節方面自然與眾不同。上海新店請到蔦屋銀座設計團隊進行內裝設計,整體理念既保證了書店的功能,同時也展現出老建築的風貌。

  第二大特色即為上生·新所店的主題。由於主題衍生各異,全世界蔦屋書店千店千面,上生·新所店立足美育,定位「文藝策源地」,希望讀者能在此感受美、發現美,書店選品亦將藝術類圖書作為主軸。整體陳設上,一樓以「磨練知性」為主題,文學、生活方式、工作人生等書籍集中於此,引導讀者理性看待世界,拓展認知邊界;二樓則營造了具有現代感的空間,選品亦着重於感性,雕塑、裝置、建築、手工藝、藝術類珍藏本成為展示主角。

  特設「提案師」深挖圖書趣味

  既是書店,選書策略一定是核心。在祁祺看來,上生·新所店的選書邏輯不同於圖書館,也與綜合性書店有異,例如蔦屋不會堆砌、推介新書、暢銷書,而是通過其策劃的「生活方式提案」,將書籍按選題陳列。「書店布局需常換常新,經常調整,例如書架的陳列邏輯、選題,最好時時充滿新意。」論及此,祁祺特別提到了「提案師」。

  「提案師」是個獨有崗位,在蔦屋各個區域,散布着「提案師」諮詢台。小到每一本書會放在哪裏,「提案師」都會發揮主觀能動性,絕非冷冰冰的拷貝上級指令。這當然會對「提案師」的職業素養提出較高要求,其實不少蔦屋書店「提案師」都具有某一領域的專業背景。

  美國女作家海蓮·漢芙的書信體小說《查令十字街84號》,被譽為「愛書人的聖經」。蔦屋的「提案師」,不由令人聯想到弗蘭克,其重要職責之一,即是與顧客溝通。蔦屋創始人增田宗昭反覆強調,店舖是為顧客存在的,賺錢只是結果,「顧客來到實體書店,體驗中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溝通。」

  祁祺認為,若有明確購書目的,此類顧客大概率不會來到實體書店,畢竟現時網絡購物十分發達,多數光顧書店的讀者,很可能是在此尋找感興趣的內容,「我們的提案會觸發顧客的興趣點,但在具體選書的時候,顧客會產生很多疑問,比如書店有兩本安迪·沃霍爾的畫集,究竟該選擇哪一冊?這時候,『提案師』可能就會因顧客而異給出建議,比如這一冊多是藝術家黃金時期的創作,另一冊雖未集結熱門作品卻非常稀有,若想全面了解藝術家的整個創作生涯,可以考慮購買後者;又如顧客青睞安藤忠雄,『提案師』可能就會推薦他看一下勒·柯布西耶,畢竟前者深受柯布西耶影響。」

  選品物有所值

  內地書店售賣的進口書往往價格昂貴,蔦屋的選品卻讓人覺得物有所值。祁祺透露,其實蔦屋銷量最好的就是這些進口書,因出版年份跨度很大,其中一些出版於十多年前,本身不可能再版,部分藝術、時尚類攝影、繪畫集,甚至完全可作為收藏品,令心儀者趨之若鶩。

  在上海蔦屋書店,此類限定珍藏本多達百冊以上,其中最貴的一本法拉利全球限量書,售價高達39.5萬元,在書店僅開張一個月後,即已「名花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