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險難掩一點紅

  《強渡烏江》再現崢嶸歲月

  時值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之際,油畫《強渡烏江》等5幅貴州畫作,日前入選中宣部面向全國徵集黨史題材美術作品活動,並將由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集中展陳並永久收藏。鮮為人知的是,《強渡烏江》從萌發衝動到最終落筆、定型成稿,前後花了超過40年時間。作者馬駿稱,某種意義上,這一歷時40餘年的創作過程,其實就是在崇山峻嶺和深切峽谷間追尋足跡,更是在教科書外重返歷史現場、在細節中學習黨史並從中受到教育的過程。 文、攝:周亞明

  馬駿祖籍湖南,父輩早年在江蘇學習、工作,後來因工作原因舉家來到貴州貴陽。到馬駿這一輩,就算是土生土長的貴陽人了。家庭環境的熏陶,令馬駿從小愛上了畫畫。高中畢業後,馬駿先後在幾家街道小廠當過翻砂工、泥水工、木工和粉刷匠,工作幾經變換,而理想不變。1978年,18歲的馬駿被正式招工來到烏江,成為一間水電廠的普通水電工。是工作地烏江兩字,直接激發了馬駿創作《強渡烏江》的最初衝動。

  漫長的歷史考證

  說易行難。創作《強渡烏江》的知識儲備,主要是一部黑白膠片的同名電影、中小學課本的相關內容和一本回憶錄式的紀實體大書《星火燎原》。但當他想動筆時,第一個發現,就是此烏江非彼烏江。

  馬駿工作的發電廠所在地烏江鎮,並不是當年紅軍強渡的地點。這也是很多人的誤區,以為到了時稱遵義縣、現為播州區所屬的烏江鎮,就是到了當年紅軍強渡烏江的戰場。其實紅軍當年強渡烏江的具體地點,是距甕安縣城40餘公里、名為江界河的烏江另一處渡口。

  這一發現不免令青工馬駿有點沮喪。對他觸動更大的是,他此前對強渡烏江以及相關史實的了解,大多似是而非,而這也直接促成他對史實的追尋。1980年馬駿考取中央民族大學,走上專業畫家和藝術教育之路,對相關史實的追尋,成為他此後的「功課」之一,40多年從未中斷。在長期的踏訪、調研和資料檢索中,馬駿一步步重返歷史現場。期間的發現之一,就是紅軍渡江的筏子,是採用江岸粗大的毛竹綑紮而成。據他研究,在紅軍軍史所載其他戰例中,採用竹筏渡江似乎是唯一的一次。這一細節,最終被描繪在《強渡烏江》的畫面上。

  冷灰之上一點紅

  這場被馬駿稱為黨史學習的漫長的追尋,給作品留下若干逼近真實的細節描繪。而其黨史學習的「功課」沉澱,則更多體現在畫面上撲面而來的冷灰色調,以及冷灰之上的那一點紅——紅軍的紅色軍旗。專家認為,正是冷灰及其之上的一點紅,逼近真實地還原了當時的歷史語境,並傳達出積極樂觀的信息。

  畫面定格了紅軍從南岸衝向北岸強渡烏江的瞬間。紅軍的先頭部隊戰士已經踏上北岸的土地,大量的戰士還在冒着對岸敵人密集的炮火破空而來。置於畫面左前方的那一面軍旗,已經污損變色,或許還有殘破,但在整體的冷灰之上,依然因強烈對比而奪人眼球。遠處還有幾點隱約的紅,那依然是軍旗。馬駿的本意,就是通過這些面積甚小、但對比強烈的紅色,傳達出崢嶸歲月中不滅的希望。

  馬駿還注意到,紅軍入黔的時點是冬天,行軍的路線則盡量選擇敵人兵力薄弱的崎嶇山路,甚至是無路可走的深山老林,而此刻面對的,則是兩岸高聳的懸崖和湍急的江流,以及在對岸以逸待勞、嚴防死守的敵軍。這一切,都是馬駿選擇冷灰作為基調的考慮,也是還原歷史真實、再現崢嶸歲月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