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匠質素參差 資助維修難推

  專家倡發牌監管 倘有錯失可追究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大廈渠管狀況備受關注,政府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建議資助舊樓業主為大廈渠管進行檢查、維修,預計5月始接受申請。惟本港多年來一直未有為渠務設立牌照制度,承辦商和工人質素參差,加上政府監管不力,政府資助大廈改善排水系統的計劃隨時步早年「樓宇更新」等計劃的後塵,養肥了圍標集團,卻幫不到業主居民解決渠管「播疫」隱患。有專家建議,針對坊間承辦商專業知識存疑,政府應設立渠務工程人員註冊及發牌制度,確保正確維修及安裝渠管,若有錯失可作追究,起阻嚇作用。

  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留10億元,夥拍市區重建局推出「樓宇排水系統維修資助計劃」,資助老舊、差餉租值較低的樓宇業主為大廈渠管進行檢查、維修或提升工程。消息指資助額由12萬至100萬元,或工程費用的八成,預計5月開始申請,目標今年內為300幢樓宇開展公用排水系統的勘測或維修工程。

  工人缺設計知識 誤用膠管易爆渠

  舊樓林立的深水埗和油麻地相信是今次計劃的主要受資助對象,記者日前與香港環境師學會前會長潘景和、香港水喉潔具業商會副理事長麥前耀,一起到深水埗區巡察,不一會就發現石硤尾街一幢大廈正在更換地下渠垌,但工人卻未有按法例規定使用金屬渠管,而是改用塑膠渠管。潘景和直指,由於地下渠垌藏於石屎地下,要抵受相當重量壓力,法例要求地下渠管必須採用金屬材料,防止因重量壓力引致渠管爆裂,導致污物洩漏,觸發衞生問題,但該廈卻使用非金屬材料喉管,容易造成爆裂。

  麥前耀指,上述例子證明渠管工人質素參差,目前職業訓練局、建造業議會只訓練建築工人接駁渠管技巧,但未教渠管設計、法例等,也沒有渠務匠的發牌制度:「大家都只係識駁渠,但物料合唔合法唔知,渠同渠之間要有幾多距離先有效又唔知。」

  麥前耀認為,本港現時雖然整體工人數量足夠,但都沒有渠管方面的專業認證:「香港有水喉匠,但係無渠務匠註冊制度,沙士時已經知喉管有機會播毒,點解17年後都無改善過?」他希望政府趁提供資助的同時,設立相關渠務工程人員註冊制度:「可以專工專責,對一般市民都係好事,市民都唔知搵邊個做渠管維修,只可以搵樓下相熟水喉匠,其實好無保障。」

  確保足夠承辦商 防砌高價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表示,若政府目標在本年內為300幢老舊樓宇開展渠管維修、提升工程,有必要確保有足夠的工程公司、建築工人去做,否則隨時會令維修價被「搶高」,或者要拖很久才做到:「呢個情況喺『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就出現過,我收到好多投訴,好多業主到?家都仲排緊隊、搵緊承建商,未換到升降機,渠管更加唔拖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