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前也應做好風險管理

  鍾伯光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

  在疫情下吸引了很多人士去行山,連一些平日較少運動的人士,也可能受到朋友的影響,毅然加入行山行列。雖然行山是一項很好的運動,但如果選上一條上落陡斜而又崎嶇的行山徑,對很多平日少做運動的人士來說,是一項重大的挑戰。

  上周六同一天內已經發生兩宗行山意外而導致的死亡事故,而且這兩宗事故的死者都很年輕,同樣才47歲,以現在本港男性平均壽命超過80歲來比較,47歲當然是十分年輕。

  當上述這種意外發生,或多或少,都會向一些愛好行山的人士發出警號,或影響他們行山的意慾。在沒有進一步資料下很難判斷這兩宗意外的主要導因。但無可否認,意外是跟死者的體力不支有關,而造成體力不支,便關乎到行山者的內在和遇到的外在因素。內在是本身的體能水平是否應付不了行山徑對體力的挑戰。此外,行山者當時的身體狀況是否有問題,例如前幾天工作很忙,壓力大,導致睡眠不足。或飲食出現問題,或身體着涼而導致感冒等不適。這都會削弱正常的體能水平。

  外在因素除了行山徑的難度外,當天的氣溫、濕度、風速也是影響行山者體力的重要因素。此外,行山者是否跟幾位體力上比他高的朋友一起行山,而在行山時他又不想被朋友拋離而拚命地追趕前領者的步伐,導致超出自己的體力範圍而最終承受不了?

  換言之,行山看似是一樁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事,以為水不能欺,但山可以欺。其實這是錯的。要避免意外,行山者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體能和當天的身體狀況,並且先了解行山徑的難度和當天的天氣狀況,選擇跟一些同自己體力相近的朋友一齊,互相照應,這樣便可以減少意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