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超市「搵笨」手法應立即煞停


  疫情肆虐,百業蕭條,超市是少數生意不跌反升的行業,本應「哀民生之多艱」、體現企業社會責任。然而,消委會調查卻發現AEON、百佳、惠康及U購這4 大超市「茅招」百出,不但顛覆「大包一定抵」的傳統觀念,同類貨品簡便包裝居然可以貴數倍……事實上,各大超市設有價格陷阱由來已久,甚至已到了有恃無恐的地步。大企業無視社會責任,「搵笨」式的營商手法不可縱容,政府監管和罰則理應與時俱進,否則只會令本港自由經濟體系受損,不利民生發展。

  消委會今次調查,顛覆了大部分市民對貨品定價的常識性認知。例如,同類產品,大包裝的平均生產成本、平均運送成本、包裝成本、攤分的廣告費用皆比小包裝產品低,定價上大包裝理應相對便宜些,經濟學上稱之為「規模效應」。然而,超市的定價卻顛覆了公眾此一常識性的認知。消委會就4大超市多個貨次同一品牌的調查發現,有的大包裝貨品的單價,居然可以比細包裝貨品高42.2%。此外,同一產品,包裝方便理應價格較便宜,但消委會調查得出的結果卻發現,有的包裝方便的貨品單價,原來有可能會較高,有的價錢相差竟達315%。

  由於並非所有貨品沿用相同的定價原則,超市此舉難免令人質疑是利用市民慣性思維的盲點,以及利用繁忙都市人沒有時間或耐性逐一比對、慢慢格價的「破綻」,採取渾水摸魚的營商手法來謀取利潤,明顯不合理,甚至可以說是不道德。

  事實上,各大超市不時被揭發「打茅波」,包括有時減價商品貴過原價,又或者作大「原價」扮減價等。去年獲政府逾億元補貼被要求「回水」不低於50%回饋市民,仍然採取諸多取巧方案「搵笨」。民建聯「超市價格關注組」昨日再度公布,過去半年部分超市的熱門民生貨品售價,竟然較「保就業」時更昂貴。如此不誠實經營,按理應當被罰,監管部門為何卻一再「隻眼開、隻眼閉」呢?

  超市定價亂象,經常被詬病是源自寡頭壟斷。雖然有人巧舌強辯,稱本港超市沒有牌照數量上的管制,市面上又有街市競爭者無數。但現實是,百佳和惠康兩大連鎖集團不但佔據了大部分市場,近年主要商場和屋邨挑選租客的排他性策略,也削弱了中小型超市的競爭能力。縱使本港2015年已全面實施反壟斷的《競爭條例》,但超市定價亂象卻遲遲未有收斂,當局有必要正視。只有保競爭、反壟斷,才能真正捍衛市民的利益,才符合本港的整體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