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電影業不能忽視影院的價值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老牌電影院UA宣布全線結業,令不少戲迷感到惋惜,事件喚起社會對當局支援業界不足的關注。當局一直吹噓本港電影業在國際上的優勢,卻對發展電影業,缺乏通盤計劃和資助不足。去年當局雖先後推出多輪電影業資助計劃,但對電影院只劃一按屏幕數目而非面積、成本或營業額等計算,這些支援對電影院慘淡經營有如杯水車薪。

  有人或認為,經營電影院是一盤生意,沒理由接受當局資助。這要看用怎樣的角度去探討。電影是一種文化藝術,並不是純商業產品,它具有獨特的元素,能反映不同年代的現實背景及文化特質。同時它也是歴史的記錄。電影製作之後,要靠電影院放映,呈現在觀眾眼前,讓文化傳揚於世。幾年前,特區政府曾經有一個鴻圖大計,希望全港18區每區至少有一間電影院,無疑是對推廣電影文化很大鼓舞。

  隨着科技進化,現代人生活模式的轉變,電影不一定要到電影院才可觀賞,家中電視機,手提電腦,甚至小小的智能電話,都可以隨時隨地觀賞電影,對影院的經營模式產生很大挑戰。不過喜愛電影的人大都認為,在影院才真正有觀賞電影的感覺,影院具有獨特價值,是電影文化的一部分,當局如果重視推廣電影文化,維持影院的經營環境也應該是計劃的一部分,因為它並非純粹一盤生意。

  一場世紀疫症,成為了壓倒電影院營運的最後一根稻草。誠然,當局對電影業界曾提供不少支援,電影發展基金近年更多次「加碼」。不過,政府的支援對象以製片業界為主。除了在2016年《施政報告》提出制訂政策,在新發展項目增加電影院供應外,並未獲得任何針對性支援,令人失望。當局如果視電影為香港創意產業重要的板塊之一,就必須重新思考對電影業的發展策略,不要忽視電影院的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