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科創中心將加快建設

  實現科技自強自立 粵港澳作用重要

  「十四五」中國加快科技的自立自強,粵港澳大灣區將發揮重要作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8日表示,要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

  按「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國要建設3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粵港澳大灣區都在規劃中。寧吉喆出席國新辦記者會時提到,國家將多舉措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包括對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進行重組,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10年行動方案,深入謀劃推進「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量子科學、腦科學等領域的科技創新等。

  「產業鏈、供應鏈有短板弱項,追根溯源還是基礎研究能力存在薄弱環節。」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全國兩會第二場「部長通道」上特別強調,實現科技的自立自強,基礎創新能力必須要過硬。中國基礎研究投入佔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比重在加大,2019年首次超過6%,2020年預計達到6.16%,爭取「十四五」達到8%左右。

  王志剛說,下一步,基礎研究要更加強調國家戰略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更加鼓勵青年科技人員投身基礎研究,改革基礎研究的生態環境、評價標準以及支持方式,建一些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和平台。

  王志剛同時強調,區域創新、地方創新必須成為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這3個地區作為重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十四五」研發投入將明顯增加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區已經發展30多年,要持之以恒做好,發揮21個國家自創區、169個國家高新區的輻射、帶動、引領作用。」王志剛提到,目前高新區內企業研發投入佔全國的比例達到50%左右,創造的GDP佔全國的12%,人均勞動生產率是全社會的3倍。

  另外,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形成幫扶關係,比如北京和貴州結成對子,推動貴州大數據發展,上海和甘肅結對子,中科院、深圳等和新疆結對子等,通過科技創新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十四五」研發經費投入將明顯增加。國家發改委提供數據稱,2020年,中國的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到24,426億人民幣,穩居世界第二。《綱要草案》提出,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大於7%,按此測算,到2025年研發經費投入總量(不變價)將達到37,582億人民幣,比2020年增加13,156億人民幣,佔GDP比重也會實際高於「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