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失業者積蓄難撐三個月
疫情令數以萬計的打工仔失業,乃至荷包乾涸,年關難過。工聯會昨日公布一項會員就業情況調查結果,發現受訪的近1.75萬名會員有近三分一正在失業、放無薪假及被停薪留職,近半失業或停工的工友積蓄不夠支撐三個月開支。工聯會強烈要求政府撥出150億元的緊急失業及停工津貼,包括向24萬多名失業人士提供每月9,000元、為期6個月的緊急失業及停工現金津貼。
工聯會去年12月底至本月初,以網上問卷方式訪問17,502名會員的就業情況。調查發現,18.1%受訪會員失業,其中52.9%失業會員經已失業半年或以上,失業1年的更達23.3%。另外,14.7%會員被迫放無薪假、減薪及停薪留職,29.2%人面對這種情況已超過半年。最多的失業者來自建造業,其次是飲食業、零售業、交通運輸,以及金融保險地產等服務業。
調查亦顯示,部分失業會員僅靠兼職維生,有34.5%人月入減少一半以上。面對收入下降、長期失業的問題,受訪者積蓄幾乎耗盡,有49.3%失業或無薪假的人積蓄不足應付三個月的開銷。
從事酒樓樓面的萍姐(63歲),自黑暴禍港以來已被迫放無薪假,疫情爆發後更被裁員,至今失業超過一年。她平日只靠撿破銅爛鐵維持生計,現時銀行戶口僅餘3,000元,只夠未來三個月使用。她擔心食肆在團年飯及春茗兩個黃金檔期仍無法正常營業,「未來連支付租金、水電等日常開支的錢都拿不出來了。」萍姐要待兩年後才能領取強積金,憂慮自己能否捱得到。
工聯會理事長黃國認為,面對嚴峻的失業問題,相信多元的現金支援措施,最能助失業者解決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