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口罩菌量爆錶 保為康超22.6倍

  疫情持續,口罩成為市民的生活必需品,但部分牌子的質素參差。消委會測試市面30款外科口罩,其中一款口罩Perfetta的平均顆粒過濾效率(PFE)不但未能達到聲稱水平,而且未能達標,無法提供基本保護效能。測試又發現,有七成型號口罩在個別測試項目表現欠佳,其中3款檢出含菌量爆標,其中保為康的含菌量在消委會的測試中超標5倍。香港海關抽查一間家品連鎖店,發現保為康口罩含菌量超標22.6倍,該店62歲經營者涉案被捕。海關呼籲市民立即停用該款口罩。

  消委會今年首11個月共收到4,363宗有關口罩的投訴,較去年僅7宗大幅飆升。消委會遂就市面30款口罩進行測試,六成聲稱來自香港,其餘來自內地、台灣及越南。現時口罩效能主要根據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的標準,平均細菌過濾效率(BFE)及PFE是評估保護和過濾能力重要指標,一級的BFE及PFE須達95%或以上。

  三款口罩含菌超標

  在測試的30款口罩,29款均達ASTM的一級要求,僅一款越南生產的Perfetta口罩,聲稱BFE及PFE均達99%,但測試發現分別只有96.2%和86.64%。而Perfetta和Tempo口罩的平均PFE及BFE均同時低於其聲稱。

  消委會指,歐盟標準為每克細菌菌落總數低於30,是次測試有3款型號超標,細菌量最高為保為康,每克細菌菌落總數多於159.4,比標準高5倍,至於Pure Living及Artec Med的每克細菌菌落總數分別為47.7及41.7。Perfetta口罩代理商指,測試樣本疑是平行進口、次貨或侵犯商標的產品。保為康代理商亦指,測試的口罩是內地包裝並在內地市場內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