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季檢 美團可望染藍 有入有出 太古今非昔比
恒指公司定於周五宣布今年第三季恒生指數系列檢討結果,相關變動將於12月7日生效。證券界人士表示,於第二季季檢未能納入恒指成份股的美團(3690),今次可望「染藍」晉身藍籌股。而遭取代的有可能是四大洋行碩果僅存之太古股份(0019),反映隨着1997年回歸之後,昔日英資在港股之影響力逐漸消退。
今年7月,恒指公司進行一次重大改革,乃是擁有逾50年歷史的恒生指數納入同股不同權(WVR)和第二上市公司於恒指成份股組合,惟設限最多5%權重。上述修訂一直被外界視為為阿里巴巴(9988)度身訂造。
結果,阿里巴巴和小米(1810)一如市場預期納入恒指成份股,可是同樣被視為熱門之一的美團卻未能染藍。事隔一季,美團又能否如願以償?
安踏潤啤亦有機會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表示,恒指公司即將公布恒生系列指數季度定期審議結果,其中便包括港股市場旗艦指數。報告說,恒生指數被動資金追蹤規模龐大,繼上季首次把同股不同權和第二上市公司納入選股範圍,或將繼續帶來較大變化。
研究報告說,中金公司就可能調整結果預覽,基於指數調整方法,初步測算美團、安踏體育(2020)、阿里健康(0241)、華潤啤酒(0291)排在恒指選擇順位前列。
研究報告續說,相應的排在順位靠後股票為太古股份、恒隆地產(0101)、新世界發展(0017)。上述股份當前佔恒指權重分別0.20%、0.45%、0.62%。
中金公司表示,對於指數面貌改變,目前金融板塊在恒生指數和國企指數中佔比高達43.7%和35.3%,這也是恒指於年初以來大幅落後於板塊結構更加均衡的摩根士丹利MSCI中國指數和內地A股主要指數原因。倘若美團順利納入的話,令新經濟板塊提升在指數中佔比。
高出滙豐市值1.6倍
美團於上周五收市報326.8元,市值19,226.10億元,較諸滙豐控股(0005)市值7,180.42億元,超出168%,亦反映市場追捧新經濟股取代昔日舊經濟股。與第二季季檢時股價不足200元,現時美團影響力更大。況且,美團計劃重返內地A股上市,令其規模進一步擴增。
至於被中金公司列為可能被擯出局首位的太古股份,是昔日港股四大英資洋行股之一。早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和記黃埔落入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手裏;接着會德豐落入已故船王包玉剛手裏,並且於今年較早前私有化;怡和股份亦於八十年代遷冊往百慕達、九十年代撤銷在港上市地位後,太古股份是碩果僅存之英資洋行股。
不過,隨着太古股份分拆主要地產業務太古地產(1972)獨立上市,國泰航空(0293)受全球疫情大流行影響最終被剔除藍籌股之後,太古股份昔日光環逐漸消退,成為中金公司測算「退藍」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