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股博翻身 好息族點部署

■市民輪候銀行櫃位服務。
■市民輪候銀行櫃位服務。

■銀行職員向客戶講解產品內容。
■銀行職員向客戶講解產品內容。


  大型銀行較具能力保持派息水平

  一眾新經濟及科技股為今年投資市場的寵兒,但踏入9 月份,美股納指持續調整,在港上市的科技股亦不能倖免,在資金輪動下,資金正由新經濟股流向舊經濟股。向來是小股民收息之選的內地銀行股,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第二季因資產質素轉弱,普遍需要作出大額撥備,導致上半年度業績全線下滑,績後股價亦反覆跌約一成,以反映減派息預期。隨着內地經濟第三季復甦,料內銀股最壞時間已過,股價顯著回吐後,內銀股價值重現。

  內銀是散戶收息愛股之一,派息穩定一直是吸引投資者原因,大部分內銀股派息比率均達三成或以上。四大內銀歷史息率介乎6.5%至8.2%,相信大型銀行有較強能力保持派息水平,對股價有支持。「好息」一族現階段應如何部署?

  銀行受不良處置及撥備計提力度加大影響盈利表現,大和預料,由於內地工業利潤率連續回升,下半年資產質量的惡化將有所緩解。

  或現長線收集機會

  花旗銀行財富管理業務高級投資策略師陳正犖表示,市場目前對內銀估值,其實已反映不良貸款比率或升至21%,經過今輪清除不良貸款行動後,至今年年底,內銀料已為約一成貸款資產作撥備或撇賬。

  陳正犖稱,如盈利下跌風險逐步反映在股價內,加上美國11月總統選舉臨近,美國針對中資金融機構制裁風險,或於未來兩個月升溫,投資者不妨留意內銀10月下旬公布第三季業績後,或出現長線收集機會。

  不過,內地整體銀行體系盈利跌幅,可能由上半年的9.4%,進一步轉差至全年的34.4%。在盈利急跌下,部分內銀或面臨資本壓力,可能要削減派息比率、進行股本融資或減慢貸款增長。

  另一方面,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為,雖然舊經濟股近日上升,但這些行業基本因素一般,資金在沽出新經濟股後,輪流避入落後行業,若科技股調整完結,資金又會再輪換。

  葉尚志指,一些在早前已率先被打下來創新低、已出現了技術性超跌的如內銀股,獲資金趁低吸納是可以預見,但是對於這種低位反彈、弱勢回升的行情,目前未能寄予太大厚望。

  正榮金融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表示,受資產質素轉弱影響,國有銀行第二季需要加大減值撥備。市場分析指,由於監管部門容許企業延遲還息還本,推遲不良貸款浮現時間,若計及企業延期還款,總體不良貸款比率高峰期將在年底至明年初出現。

  內銀股估值低殘

  郭家耀指,整體而言,大部分內銀股本回報率維持於11%至13%,市賬率只有0.4至0.6倍,估值相當低殘。

  另一方面,投資者相當關注內銀的派息情況,市場普遍仍預計今年息率達6厘以上,不過有內銀表示將就現時市場環境研究調整分紅政策,由於內銀資產質素轉弱,盈利表現將持續疲弱,派息水平或有所減少。